Friday, June 12, 2009

讀"來生不做中國人"有感 (fin)

雖說是fin,我還餘下兩章,不過看來都是差不多了。總結整本書,可以說是"北歐至上主義",同時不斷對中國文化加以嘲諷。在不少地方,鐘先生固然說得有理,但更多的時候,我發現鐘先生的見解持有雙重標準。主要的我便不說了,大家看我早兩篇的日記可知一二。其後的章節大多雷同,無謂多費唇舌去說明。我認同中國人的道德水平並未達到一個已發展國家的水準,但也沒到一無是處的地步。說中國人無惻隱之心,見利忘義云云,我相信不是中國人獨有的問題。

我想了想,覺得中國的道德,行為以至於文明發展的問題都可以說因漢代採用儒家去解釋。政治,宗教信仰,科學技術 這三種在現在來看可說是三個獨立而又對西方文明發展有深遠影響的系統。在西方,政治的權力是掌握於世人手中,即國王、貴族等,而天主教的教庭自成一國,隱有超於世外而又帶點麈世的味道,而科學更是由藝術起家,算是學術界吧。這三個系統分工合作,對社會的運作、安定,以及發展的作用不用我說也可知是巨大的。

中國最為不同的地方便是把這三個合而為一,這個三不像以儒家為核心的龐然大物,衍生出大量的習俗、風氣、甚至是統治者也以此而依歸連行政府。儒家學說起於孔子,原意是在於生倫理之念,行規矩之事,一言一行均有根有據,同時應效法古人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觀念在東周時期來看是非常合適的,對中止長期的戰爭,回復舊有建制有莫大作用。但秦國自公孫鞅變法後,改走實用路線,以自身實力來統一天下,這也是止戰之法,問題在於戰爭之後該以什麼為本,結果,問題出現了。秦,漢兩代,可以說是封建制度的開始,可悲的是,中國的文化經這兩朝後,已無文明古國之輝。秦朝的焚書坑儒,傳說對中國的文化造成重大打擊,不少學說因此事而失傳。但我大約看了一下事件,發現主要是皇帝對儒士以古非今,力主恢復舊制感到不滿,故打擊其他學說,而敢於指摘始皇不是的,都加以坑殺,以塞眾口。這事其實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在專刮的年代,打壓敵對學說是很正常的事,西方不也有異教徒嗎﹖凡是跟教庭學說不符的,皆是異教論者,要處以火刑,這和秦始皇焚書坑儒,沒有什麼大的分別。不過秦始皇做得不好的是打壓不夠嚴重,沒有對儒家斬草除根,結果給予儒家死灰復燃的機會。至於漢朝,不用多說,只是獨尊儒術已經是千古罪人。

儒家最大的問題是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由於核心是要復舊制,所以一切以古人學說為首,定下了先人為大的原則。結果論語,詩經,大學等可以作為統治基準達數千年而不墮,更莫論新思維新作風。在大同時代,由於物資豐富,故對技術的要求不高,人民但求溫飽而不用為日後的事多加意見,結果造成對新發明不屑一顧。有趣的是,如果發明於文學有關,便可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當然與文人當權有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四大發明有兩個是和紙張有關的。

我們再看看傳說中的科舉制度,一般人看到科舉制,便想起作文,吟詩作對等等行為,然後得出科舉於中國文明有害的結論,原因是科舉的題目重文筆輕實材,容易採用一些空有文采而無才學的人。事實上,科舉的原意並非如此,也有以實務為考題的"明經",不過一般不被重視罷了。在我看來,科舉的制度問題反而是在於要求統一性,單單以一種考試,是不能分辨人材的,試問一個有文筆,懂時事的人,你可以說出他的長處是在那一個方面嗎﹖可以看出,中國有選賢之心,卻不得其法,妄圖一試以竟全功,這在現代看來是不可能的。

(待續)

Wednesday, June 10, 2009

讀"來生不做中國人"有感 (2)

今天再讀了兩三章,發現鐘先生仍然在大力批評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文明,同時對北歐(不是英美等西方國家)大加讚賞,稱之為有活力,有理想,道德水平立於全球頂端的高度文明,絕對值得我們借鏡、參考。雖說北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較美好,生活質素(不是指水平)也冠絕全球,但這其不代表中國的文化是一無是處的。事實上,我發現"外國的月亮特別圓"這種看法不單是鐘先生,就連不少香港人也有這種看法。在97回歸以後的現在,在經濟以外的方面,不少人依然覺得港英政府的時代比較好,而強國(恕我改不了口)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能令港人滿意。強國好像除了經濟以外便一無是處。的確強國在不少地方都有改善的空間,最佳的例子莫過於人權、民主等敏感議題,而政府的過失也秘而不宣,"一切以社會安定和諧為前題"。但這並不代表歐洲國家便比強國來得要好,只不過我們沒有足夠的機會去接觸罷了。

我個人覺得宗教、政治制度等本無高低優劣之分,關鍵在於使用方的處境以及其配套設施。宗教、政治以至現今的會計、金融,這些我一直稱之為"人類的科學",意即這些是由人類空想出來的事物。"人類的科學" 和"自然科學" 最大的差別在於時效性,例如chemical formula 是不會隨時間而改變,蘋果永遠只會向下跌而不會向上昇(在地球,不要跟我說在宇宙是無重力的,有向上昇的可能),地球過去,現在,未來也不會是宇宙的中心。"人類的科學"卻會因時間而轉變,這個世界有神的存在嗎? 奴隸制是正確的嗎? 一夫一妻制是怎樣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眾的啟蒙,整個統治制度的構成會逐漸變得複雜,過去無往而不利,又或是理所當然的方法會變得過時而失去效用,更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大部分文明以往都曾採用
奴隸制,一夫一妻制在香港也是70年代才確立起來,法律更是無日不改。人類的思想終究有限,而變數也過多,實在不可能想出,也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統治方法。

暫時看了前半本書,發現鐘先生一方面對風水命理大加鞭撻,同時又對挪威議長改信基督教稱讚有加,難道風水命理便是怪力亂神,而耶穌基督卻是天道真理? 在下雖是無神論者,卻不會認為這等虛無縹緲的事情是百無一用的。挖洞說秘密這個例子我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鐵漢、老狐狸,能夠把所有想法都放在心裡,很多人總會不自然的尋求心靈上的支持,這種支持可以是親情、愛情、友情等,為什麼不可以來自神祇呢﹖教徙總喜歡找神父去告解,或是在禮拜日和教友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這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支持,先不論有神論正確與否,人民有了一種渠道去宣洩情緒,那社會上的怨氣也能少一點。風水學說何嘗不是如此,能夠做一件小事而求得心安,何樂而不為呢。同時,鐘先生也點出風水的一個特點,就是這些說法都是"自我實現"的。大家都曾聽說過"肚臍深的人會有錢"吧。原因何在﹖不就是因為富翁都是肚滿腸肥嗎﹖他們的肚臍自然有若深淵了。至於弄璋弄瓦,更是和農業社會息息相關,古代農村需要大量勞動力,男生自然比女生來得合適,總比印度那種好像女兒是賠錢貨般好了點。「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其實不同社會、文化有不同的做法,誠然北歐比較先進、理想,但也不需歌功頌德的去宣揚它的好。鐘先生對中國古代的種種做法均有根有據的指摘,說中國對遊牧民族的打壓是自掘墳墓,又說中國浪費資源,儒家學說固步自封,握殺突破、發展的機會。雖有其道理,但卻有過猶不及之風。中國自古便和遊牧民族勢成水火,兩邊的生活習性,想法根本差天共地,絕無和平相處的可能。牧民渴求中國的財富(不是水土),兩者只會發生戰爭而不能共存。從兵家上看,以攻為守,實在是無可口非的。再加上各大文明均以農業起家,人文學上,文明的發展基本上是使用農村起家,直到技術上的突破能夠允許空餘的人口去作別的事,如娛樂、科學、文化等,社會才能發展下去。故鐘先生為打擊中國之風而對農業社會多番批判,實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鐘先生又說文明發展過早並不是好事,又以美國作為例子,更令我大吃一驚。
沒錯,鐘先生所說,文明過早發展,僧因為沒有足夠的參考例子,容易走上歪路。但是仍然有文明本身不是固定,而是可以轉向,往不同地方發展。人民自身才是影響文明走向的因素。法國也是因為法國大革命才得以獲得新生,故愚以為不能以文明發展早為理由,而對錯誤多加嘲諷。應該從人民素質來分析衰落,退步的因由。如無前人的種種作為,又豈有現在的進步,阿拉伯人的數學,使科學的發展變得容易,希臘的城邦文化,令法律的基礎得以確立,羅馬帝國兵指四方,為後來的拜占庭,法蘭克王朝奠下根基,這些豐功偉業,怎可以輕易抹殺﹖

本打算再說一下中國的貪污問題的起源,奈何自身的見識不足,未能清晰表達己見,再我看完後半本後,再試試下筆吧。

Monday, June 8, 2009

讀"來生不做中國人"有感 (1)

嘛,看了看,自己原來沒寫blog 一段很長的時間了,反正現在有時間,就讓我繼續在這裡大放厥詞吧。

近日商務和中銀卡推出新優惠,用信用卡買書可以打折,我看見價錢挺吸引的,便買了兩三本回家。其中一本便是"來生不做中國人" 。這書其實是鐘先生的投稿合集,他從文化方面入手,細說中國現況的種種因由。

其實我心裡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文化在現實和理論之間的兩極表現。一方,中國文化提倡以禮待人,大同小康等等的美德,但事實上全都不是這麼一回事,中國人的貧富懸殊,欠缺禮貌,舉止粗鄙相信不用我多說。大陸人,成為了敗壞文化,於德行有損的代名詞。 與我們在小學,中學時期所學的"中國文化"相比,可謂雲泥之別。為何會有這個差別? 這就是我的問題,曾有人告訴我,中國以前並不是這樣的,可是在共產政權的統治,以及文革等對知識的摧殘,才使中國演變成這樣的一個國家。鐘先生的看法略為不同,他認為是問題的起源出自中國傳統文化,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的一個以道德代替宗教的觀念,使得中國在宗教和道德的發展都不得其法。

我個人認為鐘先生的看法又未免流於偏頗,有點為反而反的味道。沒錯,中國歷史上永不乏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煉丹術的盛行使得不少皇帝因中慢性毒藥而亡。而百姓更是造神的高手,武聖關帝,文曲星包拯,甚至是黃大仙,天后,這些都是所謂"肉身成聖"的例子,意即不論何人,皆可封神。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中國人的迷信,地主,拜神,風水等依然是不少中國人根深柢固的思想。孔子的主張" 子不語,怪力亂神。" 成為了一個笑話。

但這又怎樣了﹖民智未開,把一切解釋不到的現象均稱為超自然,並加以神化,是所有人類社會都曾體驗的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增長,眾多以前不能解釋的現象均有了可信的理論去解釋,自然消除了人民對宗教、神祇的依賴。有神論、無神論已無關重要,因為這再也不是影響社會安定的因素。故我認為中國道德低落的問題(正確來說是西方道德的基礎)應和宗教及君主之間的競爭有關。

早在中世紀以前,西方便一直處於一個君權神授的觀念,君主的正統性、合法性均來自教庭,故雖然西方奉行封建制度,在我看來,早已有監察機關這回事。如果君主做得不好,而引致民怨四起,教會大可以推舉一個新的君主,以確保社會的安定。反觀中國,宗教的意義則大為不同,天子天子,便是指皇帝是上天之子,神的代言人,雖然如此,"神" 卻沒有對他所選的代言人負上責任,反而做上一切,以輔助,支持皇帝的政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人倫關係的確立,當然對整個社會的安定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些道德均缺乏一個要素,就是真心、誠意。子女尊敬父親不是由於父母的關懷,工作而打從心底發出,反而是禮法所定,由於父母怎樣怎樣,所以子女要那樣那樣。

這種做法產生了兩個問題。第一,打造了中國人虛偽的性格。繁重的禮法定下了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相處的態度,縱使心裡多麼討厭一個人(如上司),你也要表現出一個必恭必敬,低聲下氣的能度。一個下位者,永不能對一個上位者惡言相向。這種口是心非的做法,使得中國人自古代起便練就了一身陽奉陰違的好本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不同人要有不同的態度,久而久之,一種做法、行為便有了多項解釋。
謙虛<==>
虛偽
自信<==>自大
對同一事件,用不同的措詞來作出不同的效果,相信兩面三刀的國人早已運用自如了吧。

第二個問題是在政府/政制上,永遠缺乏一個制衡的機構去防止一方獨大。自東周以後,大同社會已不復見,統治者再也不是由賢能根據能力、態度等指標去推舉,而是由野心家勾心鬥角之下的勝利者擔任。秦朝一統以後,朝朝代代,可以見到的是當權者成功上位後,如何去保證自身手中的權力,對落敗者加以殺害,防止任何春風野草的可能。結果,中國自秦朝以來,一直處於獨裁統治之下。一言堂成為了一個趨勢,上位者發話了後,所有人必須統一口徑,「黨的說話永遠是對的」、
「老闆的說話永遠是對的」,林林總總,多不勝數。不單在國家、社會,我們在家庭上也不乏這種事情,溏心風暴也有說「我打你不是因為你說錯,你說得對,我打你是因為你不尊重長輩」 這種經驗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曾試過,說一件正確的事,為正義發聲,在中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這兩個問題造成了中國人沒有道德觀念,成為一個絕對的利益主義者,對他人(不包括家庭、友人)毫不關心。簡單一句便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當權者如是,下位者如是,就連市民大眾,也是如此。有毒食品,豆腐渣工程,責任何在﹖過多的逐行者,使得人的基本權利都被剝削。中國人有句說話" 吃小虧佔大便宜" 意即要人不怕吃虧,放膽去做,結果是工人薪酬不加反減,在過多的供應下,又沒有工會的幫助,一份時薪5元的工,隨時被別人以4.5元拿走,結果大家的人工愈來愈低,老闆都笑呵呵,因為不論價錢再低,總會有人來應徵的。上位者的打壓,民眾的短視使得工會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同理,在任何公平競爭(假設沒有人走後門、貪污)的地方,大家都毫無底線,各盡所能的把成本壓下,以獲取最大的利潤。

強國強國,在香港是一個頗為負面的詞語,指的是中國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中國人自身則無相應的道德水平去運用這種實力。大國堀起,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最終只會禍害他人
,禍害自身。

暫時只看了三四章,日後如有其他感想再和大家分享。
 
_uacct = "UA-3101423-1"; urchin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