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9, 2008

瀏覽器大戰?

等了這麼多年,Google自家的瀏覽器終於出爐了。不認不認還需認,這個名字為chrome的瀏覽器,它的存在一直存在各google愛好者的心中。縱使google不斷的否認,大家對它的出現的感覺不是驚訝,而是"終於來了。"根據google的字典,chrome的意思為色彩增加,獲得色彩,相信chrome會為大家的上網習慣帶來衝擊。

不過有少許問題留下,便是chrome是為了什麼原因而存在,而它的對手又會是什麼? 因為現在ie的最強勁對手,便是由google所支持的firefox。知道當初正正是firefox,從ie的手上搶下了五份之一的市佔率,令微軟要正視這個對手,並以ie7來迎戰,開始了大混戰的局面。在ie8快要推出的現在,再加上微軟為對付google而加上的隱私功能,有說google為了防止市場被進一步的侵蝕,決定公開chrome,以對抗ie8的競爭。在我看來,google未必有外界所說般短視,chrome的作用也不只是一個瀏覽器這樣簡單。

在說chrome的角色之前,我先說一下現在瀏覽器的市場吧。自從firefox推出後的3-4年,ie的市佔率不斷下降,到現在約75%,而firefox則有大約20%,餘下的被其他瀏覽器所瓜分。雖然firefox的市佔率不斷上升,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增長也大約到頭了,沒有大多上升空間。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因為要知道ie是內建的,你安裝了windows之後,有了ie,並不一定會轉用firefox。而且,會轉用瀏覽器的人,不外乎兩種,一是年輕人,主要是學生,另一種則是電腦愛好者。我估計,35歲以後的人,對上網的興趣不大,就算有,也不一定要轉用firefox。這對於firefox是一大問題,無疑firefox是比較優秀,自由度也比較大,但是對於一般上班族來說,只要ie能用,又何必改變呢。就算是學生,也不一定要用firefox來上網的吧。並不是每一名學生都對科技有興趣,尤以女生為主(沒有歧視意味),對他們來說,只要有一個可以上網的瀏覽器便可以了,快慢並不是一個問題。的確,在這3-4年間,firefox的發展不可謂不快,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會用的人,應該早就轉用了吧,以我妹妹為例,她用了firefox之後,不斷向人宣揚firefox的好處,這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所以,firefox的增長速度無可避免的會慢下來。

在這我們先總結一下吧,當35歲以後的人大都用ie,而年輕人又不是每個人都用firefox。30%(年輕人)*70%(用firefox的比例) = 21% 這個數字,我個人覺得是未有大轉變前,firefox將會面臨的一個極限,而這個極限,只可以由時間(老一輩的退下) 或是電腦市場出現轉變。我相信google也是看到這一點才出擊的。反正firefox未來的作用不太明顯,倒不如用新的工具試一試吧。

在未來,如果要把firefox的市佔率在提升,我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跟機的os直接以firefox作為預設的瀏覽器。這已經在某些地方上實現了:超低價電腦。以eeepc為例子,這由華碩製作的超小型電腦,已經有一大部分是由linux作為預設的os,而linux正是以firefox作為預設的瀏覽器。當電腦廠家之間的競爭愈來愈大的時候,使用windows和使用linux之間可以差上數百元的成本,對消費者來說這數百元的差異足夠令他們棄windows而用linux。

但是作為微軟的競爭對手,google不可能以這樣的一個消極態度去等待機會來臨。而且,作為一個正在開發Gphone的公司,chrome理應可以應用在手機上。手機上網,已經成為一個不能輕視的新市場,無數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在未來以手機來作為上網的工具。面對龐大的市場,google不可以置之不理,所以手機上網的工具,將會是未來瀏覽器的出路,也是。chrome的大小只有數百kb,遠比它的對手來得輕量,作為一個以手機上使用的軟體實在是再合適不過。Gphone再加上Chrome,應是google對微軟的威脅最大武器。

再者,chrome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個瀏覽器呢? chrome是由Webkit所寫成的,同樣由Webkit寫成的有safari(apple 出的瀏覽器)以及ipod的browser。所以,我同期也在期待著chrome可以做的另一件事,直接由瀏覽器取代系統。現時的電腦都是要用os作為中央管理系統,上網,文書處理等等的工作也離不開os。假如我們只需要以電腦來上網,我們是不是可以無視os的存在,直接讀取瀏覽器來上網呢?看起來好像太理想化,但是我在寫個blog的時候,做了一些調查,發現這完來正是google的目標,名為"cloud computing" 。借助伺服器強大的機能,個人的電腦已經不再重要,瀏覽器會成為主宰一切的平台。例如我們有了gmail,便不用由outlook下載email,一切計算由中央伺服器完成。另一個更為貼切的例子是google word,我們不再需要有microsoft word的存在,便可以讀取word文件,並以互聯網作為平台,大家共同編寫這個文件。所以,我可以想像得到,將來所有工作都以瀏覽器來完成的日子,也因為這個原因,瀏覽器的爭奪也顯得更為重要。

作為一個google的愛好者,我也第一時間試用了chrome,它也比我現時所用的firefox快上少許,不過我卻發現一件事,就是裝了chrome以後,我的電腦上多了一個名為googleupdate.exe的東東,不斷上載資料,基於安全理由,我禁止了它。但由此可見,chrome是可以把你的資料﹑上網習慣記錄下來並傳回google,所以使用與否,見仁見智。

1 comment:

~麻衣香佑ちゃんの外部記憶~ said...

Nice to see your blog entries again.
Yes, I share the same view with you that in the future it is quite likely we won't need an OS. I take a step further: I think we don't need a computer - what we just need is basic I/O device and internet connection, in which computing power and storage would be situated in servers and transfered to terminal clients through simple GUI like in the browsers.

 
_uacct = "UA-3101423-1"; urchinTracker();